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母與子」喜上眉梢的冬日清晨

民國46年農曆10月。一早,運輸同行朋友們支援的迎娶轎車抵達。尚未結上彩帶,攝相館的攝影師父,為這天的重要角色──新郎與母親張英在祖屋三合院後空地拍下這幀照片。

雲林縣元長鄉,一個純粹以農業為特色的田庄。早年的主要經濟作物為二期稻作,沙地多種甘蔗、花生。鄉內主要交通工具首推腳踏車、牛車。對外交通倚賴班數有限的臺西客運,以及台糖行駛於道班房之間的鐵道小火車。

圖片中即將前往岳家迎娶新娘的是張英女士(後立者)排行第二的兒子。受過初級農校教育的他,隨著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時代潮流棄農從工。在糖廠所在地政商聚集,交通相對繁榮的虎尾、斗南地區從事汽車駕駛工作。由於個性忠厚老實,工作認真的緣故,在運輸行老闆為媒下,獲得共樣任職駕駛員同事的首肯,允許女兒嫁給他而完成終身大事。在當年的偏遠鄉間,隨娶車隊的車輛陣仗,據說曾經讓鄉人投以不少艷羨的目光。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李智玲
  • 資料來源
    1、 影像記憶 2、 耄耋訪談
  • 撰寫者
    李智玲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57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