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開始嘗試號召各社大的工作者、講師、學員一同發展有關社大「學習社群」的論述。這項行動由蘆荻社大主任李易昆發起,他鼓勵各社大的成員書寫自己的經驗、由經驗中談自己所理解的「學習社群」是怎麼一回事。這項行動捲動19位社大的青年與中生代工作者開始書寫自己的經驗,由工作者的位置反省該如何促進、陪伴社大學習社群持續發展。而這個寫作社群也一直持續到現在。
本文為前旗美社大工作者謝詠鴻所寫的作品,內容描述他認為社大工作的方法應該包含「觀察」與「連結」,觀察包含「看見」和「詮釋」。有了這兩項能力,後續的工作才得以展開,而這也是他進入旗美社大後,從實習週誌、實習報告、工作會議首先訓練出來的能力。連結則是將不同場域蒐集到的素材與各個夥伴丟出來的材料加以整合、連結,例如從一門課發展出另一門課、從學員的一句話發展成一場論壇、從上課狀況促成一場交流或展演等。他詮釋自己在旗美社大的工作是「在互動中看見人們的需要和想要,更重要的是讓人發展成他們自己選擇的樣子,而不是單純我們所期望的樣子」,是「和這個地方以及這裡的人們一起走下去」而不是「為地方帶來什麼」或是「帶領地方到哪裡」。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