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2005年(民國94年),位於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42-11號,於2006年(民國95年)8月彰化縣文化局審議登錄為歷史建築,加以文資保護。八卦山紅毛井,三百多年來井水源源不絕,水清味甘。彰化市雖早已有自來水,附近居民仍常汲用,並於井旁築一小土地公廟祭拜。因井水未含石灰質,水質甘美,吸引許多市民排隊汲水回家,砌茶品茗。後因井水測出含大腸桿菌過高,取水者漸卻步。紅毛井也曾是彰化市洗衣的大本營,職業洗衣婦還會依輩分佔位置,越近井旁就輩分越高。
1836年(道光16年)周璽《彰化縣志》記載:「紅毛井:在東門外半里許。泉有數穴,味亦清甘,但吝於出。汲者每環井以俟其出。故老相傳:以為紅夷故井云。」, 相傳為17世紀中期荷蘭人據半線社旁時所開鑿,當時常有傳教士及士兵來汲水取用,因而得名。
2005年(民國94年)彰化藝術館(原彰化市中山堂)古蹟修復時,一併將紅毛井的景觀重新整理,至今仍有水源,並設有洗衣水道,供婦人於此洗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