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文化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資料檢索請輸入檢索字1996第一屆山海文學獎-得獎者作品/名單巴勒達斯‧卡狼(漢名:巴清良)族別:魯凱族得獎感言: 我很高興,KiNuLam的部落史能在山海文學獎的選拔中得獎,在此,我要感謝KiNuLam社的頭目羅勝己先生,及部落長老賴成功先生,他們將許多資料不吝嗇地提供給我。另外也要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然而已去世的各部落長老、頭目;如阿禮社PaLamLam家的KaRaVaSe長老、TuSiVam家的KaKu老頭目、TaLaMaKau社AaRuRaTem家的老頭目TzuKam,霧台社TaLaPaYam家的老頭目TeSeTeSe……等,雖然他們現在無法分享我的喜悅,但是他們以前所提供的許多寶貴資料的印證,讓我受益良多,也讓我更有信心來完成未來魯凱歷史的編撰工作。最後更要感謝山海文化雜誌社所提供的這個機會。願我們台灣原住民文化傳承工作的火苗能生生不息。KiNuLam部落史壹:前言 KiNuLam這個部落,古時候被魯凱群的部落視為BuTzuLu系的部落,其祭祠儀典跟魯凱族不同,當時被歸類為異族,時而相互出草,然而其語言系使用魯凱語,故現在已歸化為魯凱族。 KiNuLam之源居地,向北面臨TaTeLe部落,東南面臨ATiRi部落、北西面臨UTai部落,西南面臨KuTzaPuIam部落,四面皆為魯凱族群之部落,然而其部落之發源甚早,是個自源神話傳說的部落。 台灣原住民沒有文字的記載,只能靠歷代部落長老、或頭目、或有聲望的家族,口述歷史,作為傳承之依據,然而因年代久遠,加上魯凱族、排灣族,取名字的方法,除了父母親的名字避諱外,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姑、舅、姨……等,家族的名字都可依身分而取,而且一個人可以取兩、三、四個的名字,因而造成了,這一代和另一代,或再前幾代,因年代久遠但名字相同,因此被視為同一個人的情形發生。或是這個部落,一代代傳接的過程中都很平靜,沒有跟其他部落通婚、征戰的大事,或特殊事蹟可供口述,則往往這一段歷史,就成了空白,而被遺忘。因而台灣原住民的歷史,現在聽起來,寫下來,似乎就不怎麼古老了,然而讓我們仔細地考究,就會發現原來不是這麼一回事。貳:部落的起源 KiNuLam社的現址,位於屏東縣隘寮北溪的左岸,井步山東北方約三公里,距UTai社的路程有五公里,ATiRi社的路程四公里,海拔約一千公尺高,而KiNuLam社的發源舊址,位於現居住地往下移約一百公尺的地方,在舊址有一處TaKeRaLe(註一),有源水從那兒出來,形成約三、四公尺寬長的方形小溪漥,據傳此處源水潺潺,終年不曾乾枯,溪窪的中上方有著一塊來歷不凡的奇石,一眼看下去,狀似女人的生殖器官,相傳KiNuLam社的祖先SuKiNaTiMi家的始祖,就是由這塊奇石首先孕育而出,接著又孕育出PaLaIeLam、TaiRi、TzTeVege、TaLiBaTaNe四家的祖先,共五個創始部落的家,當時由SuKiNaTiMi為主家,而TaKeRaLe的源水就成了部落嬰兒誕生時的淨身池,由SuKiNaTiMi家的人負責淨身沐浴的儀典。 在舊址的SaSaTa(註二),有一些看起來像似人工排列的大石頭,相傳是由SaRiKaegeLe(註三)的人種所為,據傳這些又矮又黑的人種,身雖矮小,卻孔武有力,許多傳說中的古老舊址,都可以發現他們的傑作,可謂巨石文化的代表人種。後來SuKiNaTiMi家誕生以後,這些人種即不知去向。參:頭目的產生 五個家在舊址繁衍的那段時期,還沒有頭目的制度,大家就商議要擁立一個部落共同的家,於是他們就一起祈願(註四),神靈就賜給他們一個古甕,說也奇怪,每天一早太陽光線直射在古甕上,古甕內就會閃閃發光,相互輝印,過了十天古甕裡面孕育出一粒蛋,又過了十個月誕生了一位女嬰,取名叫MuAKaiKai,那時部落的人民就迎為頭目,取家名叫KaTaVaYaNe,另外再擁立KaTaIiLam、MaBaLiu兩家為次級頭目的家,於是部落的階級制度正式的產生。肆:大洪水以前的傳說 MuAKaiKai漸漸地長大成人了,她的美猶如破繭而出的蝴蝶,那般的引人眩暈,連天上的KuLeLe都被她的美色迷惑著,KuLeLe是天上的頭目,單身又值壯年,於是請求他的父母,答應他下凡跟MuAKaiKai結婚,他的父母禁不起兒子的再三懇求,於是答應了,KuLeLe就跟他父母親說:「只要您們聽到鈴聲響徹雲霄,就是我已經到了MuAKaiKai的家。」這樣三次到她家UPaPaLam(註五),就結婚了,婚後KuLeLe在凡間定居,不久生下了一女,名叫MauTuTuKu,MauTuTuKu也是一位美人胚子,其美貌亦遠傳至PuNugu社(註六)當時PuNugu社的KuLeLe亦到了適婚的年齡,於是由PuLaLuYaNe陪同往KiNuLam的部落出發,當他們經過PaRiTaYaNe(今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村)的部落時,遇到兩名年輕的女子,問他們要到哪兒?他們回答說:「要到KaTaVaYaNe家UPaPaLam。」,那兩名女子似乎對他們有意,希望他們能留下來,然而他們心意已決,寒喧了一會兒,又繼續上路了,當他們走到TaRiVaRaNe(註七)的地方時,清晰地看到了KiNuLam的部落,他們不約而同地駐足說道:「那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走到LiLiguLu(註八),那兒住著一位老公公、老婆婆,老公公出來問說:「你們是哪兒來的呀?有什麼事嗎?」,KuLuLu說:「我是PuNugu的KuLeLe,要到KaTaVaYaNe家UPaPaLam。」,那老人聽了有點失望地說:「我還以為,你們是從TaLaVaLaNe(註九)的地方來的呢,好吧!你們就在庭院等一下,讓我先進去通報一聲。」於是到KaTaVaYaNe家稟報了,MaUTuTuKu的父母聽了以後說:「我們不知他們是從哪兒來的(註十),又不是從日出的部落裡來的。」,於是用鈴聲傳喚名叫SaULiULiVaNe的跛腳長老,要他跟PuNugu的KuLeLe說:如果要UPaPaLam可以,可是帶的禮物要跟ABaRe(註十一)一樣高,食物要跟榕樹一樣多,才可以來提親,於是打發他們回去了。KuLeLe回去了以後,告訴了父母親,然後召集部落裡的人說明了一切,並請他們幫助,等禮物齊全了,就和父母、長老去求親,在庭院條件談妥了,才進屋子裡面坐,接受招待。從那個時候起才開始有了這個VaTaeTaRePe(註十二)的習俗,PuNugu的人回去以後,部落裡的男人動員上山狩獵、婦人們打小米做APai(註十三),聘禮就送一個古甕,甕口繞著一串古琉璃珠、還有刀、鍋……等。 KuLeLe和MaUTuTuKu結婚後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叫MuAKaiKai,時光在平淡中流逝,轉眼間MuAKaiKai已長得亭亭玉立了,有一天,她在屋前的院子裡織布,對面的山上,有一個部落叫TaTeLe,TaTeLe的頭目叫KuLeLe,天生異稟,他從山上往對岸的KiNuLam部落瞭望,看到陽光照在MuAKaiKai的身上,白皙、嬌美的身段,引起了KuLeLe的遐思,不自主地他的那根傢伙,開始不斷地伸長,爬呀!爬呀!往對岸,MuAKaiKai那兒延伸過去,MuAKaiKai正專精著織布,突然感覺下體,不知被什麼東西戳了一下,驚慌之餘,拿起了器具不假思索地揮斬而下……。 KuLeLe正得意忘形,欲一探究竟的時候,突然一陣劇痛傳了過來,他的那根寶貝也自然地倒縮了回去,因事出突然,在退縮的回程中,被荊棘野刺扎了許多地方,他就叫部落的人們幫他拔刺,然後裝在箱子裡,不久再把箱子打開,那些刺都變成了大黃蜂。等傷口癒好了,KuLeLe派人向MuAKaiKai的父母求婚,女方要求一個古甕當遮羞禮,加上刀、鍋……等常禮,於是他們就結婚了。 在MuAKaiKai尚未結婚的時候,也有LaBuAm部落的人來求親,他在KaTaVaYaNe家的SuRuRaNe(註十四)休息,當時KaTaVaYaNe家有養殖大黃蜂為家之守衛,而部落的守衛之家TzLeVege家的人,也正在巡視部落,從KaTaVaYaNe家的LiBam(註十五)看見一個不認識的人躺在那兒,就用尖竹刺殺了他,那人的血噴到了大黃蜂的巢,大黃蜂就移居到RaUTaUTaRe的地方去了。 TaTeLe這個部落,也是自源神話的部落,自古就武功鼎盛,一直到KaLeLe當家的那段時期,再往後延續了好幾代,TaTeLe的聲望如日中天,TaTeLe的頭目家MaBaLiu派家族到東排灣的SuMaLeTePe部落蓋MaBaLiu的頭目家,也分派部落的人民去創建TaLaMaKaU的部落,在MaBaLiu時代的後半時期,才有七個家從KuTzaPuIam社遷移到ATiRi創建部落,過了幾代又有人家從KuTzaPuIam社遷移到UTai創建部落。 這樣MaBaLiu的時代一直風光地延續著,直到KiNuLam部落KaTaVaYaNe家由LeBeTai當家的前幾代,RaUTauTaRe的勢力崛起,當時出現了一位超能力的魯凱英雄PeLem,其英勇事蹟猶如希臘神話中的英雄海克力士,而他的後代也是叫PeLem的和KaTaVaYaNe家的LeBeTai結婚,生下了PeLeLegam。 LeBeTai有一位兄長叫TaNuBaKe,他年輕的時候和SuKiNaTiMi家的BuJiLi到TaKuRaKuRaYaNe的地方去找MuAKaiKaiUPaPaLam,TaKuRaKuRaYaNe有一處小湖泊,相傳是神靈MuAKaiKai的居所,故TaKuRaKuRaYaNe自古就被稱為神靈之地。 終於等到了TaNuBaKe和MuAKaiKai婚定的日子,TaNuBaKe跟BuILi換裝後,頭上戴著斗笠,在族人的簇擁相送下往神靈之地出發,到了湖邊TaNuBaKe跟族人說:「你們看著我們,要是我們戴著的斗笠,隨著我們消失在湖面上,就表示,我們已經到了MuAKaiKai的家裡了。以後,如果你們要到TaKuRaKuRaYaNe工作,要帶兩頭豬來祭祀,並且每隔五年和神靈調換工作乙次。」交待完畢就和BuILi走入湖心,連斗笠都消失在湖面上了。伍:大洪水時期的傳說 LeBeTai跟PeLem生下PeLeLeIam,那時候,正逢全球性的大洪水,地上的人們都逃往KaRiIuTzaNe(註十六)、KaTuMuANe(註十七)、TagaRauSu(註十八)、PaRaSiTaNe(註十九),四座山的山頂上避難,那時唯有KaRiIuTzaNe的山上才有火種,於是請ARaPiSaSe的鳥去取火,牠用ARiRaPe的木材取了火啣在嘴裡,飛呀!飛呀!飛到半途火種已燒到了嘴喙,再也不能忍受,於是火種掉了下去,是故至今ARaPiSaSe的嘴喙都是紅咚咚的,就是這個緣故。ARaPiSaSe失敗了,山羊就自告奮勇地去取火種,那時山羊的角是現今的鹿角,山羊將SaPaLauSu(註二十)跟ARiRaPe的木材綁在角上,由於鹿角長而笨重,無法捆緊,走到半途上,打火石跟木材就掉了下去,於是牠跟鹿換角,將打火石跟木材捆緊後,終於成功地將火種帶到其他的山上。 大洪水時期,PaTaiNi社(註二一)的PaLamELam家的母豬,生下五頭黑白相間的小豬,PaLamELam家的MuAKaiKai用那五頭豬來祭祀,讓洪水流走,水患於是解除。當時有一條龍隨著流向平地,於是平地的人口迅速地繁衍了起來,相反的,山上人們的氣勢亦跟著走了下坡。陸:大洪水以後的傳說 大洪水解除了以後,PeLeLegam也長大成人了,他的父母開始替他尋找屬意的對象,找來找去,他們想到了PaTaiNi社TuLuANe家的三小姐TuKu,那時TuLuANe家的大小姐PaELeSe嫁到KaPiAm部落(註二二),老二PuKiRigam娶了MaKaTaTaYa社(註二三)的LaVaUSu,而TuKu待嫁閨中,PeLeLegam和TuKu結婚生下了TaNuBaKe,TaNuBaKe在父母的護翼下也長大成人了,他的父母親本來要他到MaKaTaTaYa的部落去UPaPaLam,可是他的心卻屬意KuTzaPugam社KaTaJiLam家的RaKaTz小姐,於是經常瞞著他的父母去KuTzaPugam、UPaPaLam,而他的父母卻一直以為,他們的兒子是到MaKaTaTaYa社去找小姐的。 直到有一天,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PeLeLegam決定要去女方家提親,於是準備了一些禮物,帶著隨從,TaNuBaKe也跟著父親去,PeLeLegam走在最後面,前面有個小男孩幫他拿煙斗,當他們到達KeLeIaNe溪流的時候,小男孩就含糊的唱道:「AVeLeIaNeiYa?LuNaILaNe!」(註二四)PeLeLegam沒聽清楚,有點迷惑地問小男孩在哼什麼,那小男孩沈默不語的走著,然後走到了TaBaBaTaNe(註二五)的地方,走在前面的人,有的早在那兒砍木材,有的在那兒休息了,PeLeLegam走到了那兒,那小男孩水哼了起來,這回PeLeLegam總算聽清楚了,他坐了下來生氣地說:「把我們帶的那些禮物,全部拿到我面前來打開。」然後一語不發地把要送禮的肝臟,及小米酒上面的酒花(註二六)給吃、喝了。吃完後,站了起來二話不說地往回程的路走了回去,隨行的年輕人跟TaNuBaKe,只好到KuTzaPugam表明了父親的意思。RaKaTz這位公主是個女中豪傑,她的名字的含意就是勇猛的意思,當她聽到她那未謀面的公公竟如此藐視她時,一時火冒三丈,立刻叫她的族人背著她,她的身上蓋著TaRiPiDiPi的布料,帶著隨從浩浩蕩蕩的往KiNuLam而來,到達ABaSe的山頂時,她說休息一下,就把TaRiPiDiPi掀開說道:「我眼前所看得到的土地,都是我要帶的嫁妝。」所以一直到現在KiNuLam部落上面直到山頂的土地變成是KiNuLam社的土地,她們一行人來到KiNuLam部落的LiLiIuLu,請人通報PeLeLegam,PeLeLegam出來迎接給了古甕、琉璃珠、刀、鍋……等,RaKaTz才進入部落完婚。柒:部落近代史 TaNuBaKe跟RaKaTz婚後,時光依時序輪替,不知又過了多少個年代,到TiJaIuRuTzu跟PaELeSe當家的時候,已經是近代的事情了。 TiIaIuRuTzu是PaELeSe的哥哥,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到PaRiTaYaNe社UPaPaLam,但是他跟UTai部落AVeLeIam家的PaELeSe相好,在父母不能諒解之下,他只好在UTai社定居,且生下了TaNuBaKe。 PaELeSe的時代,正是日出之地,TaRuMaKe部落,由ABaLiuSu家的ULuKu帶隊往西部JuaRiKaTaEJaNe(註二七)的那段時期。 ULuKu的前面六代祖,KaLiMaTau和BaSaKaLam兩兄弟,亦有許多往西部IuaRiKaTaEIaNe的事蹟流傳著,再往前四代SuMaLaLai的妻子是TaTeLe社的gaLaigai,而SuMaLaLai亦為TaRuMaKe社之英雄人物,而TaRuMaKe社ABaLiuSu家的始祖RuMaRiRi的長女ELem亦嫁到TaTeLe社,故TaRuMaKe與TaTeLe兩大部落,自古即經常通婚,而TaRuMaKe社也不時地往西部IuaRiKaTaEIaNe。 KaRiMaTau往西部大規模的IvaRiKaTaEIaNe共有五次,其事蹟在此不詳述,由第一次IauRiKaTaEIaNe開始,西部許多的部落就屈服在TaRuMaKe社的武威之下,除了要殺豬招待外,還要幫忙背負東西,並且每年乙次的到TaRuMaKe社徭役,其勢力遠達到舊PuNugu社,然而在KaRiMaTau五次的IuaRiKaTaEIaNe中,始終有一個部落不肯屈服,那就是KiNuLam社。 KaRiMaTau第一次沒有經過KiNuLam,第二次KiNuLam部落的人們逃到PuSaSuTaMaNe的地方避難,第三次逃到TaKiLiBuLaNe的地方避難,第四次逃到TzuJuDuRu之地避難,第五次沒有經過。 當TaRuMaKe社由ULuKu當家時,他想看看KiNuLam的人,為何如此強硬不肯屈服,於是親自率隊往KiNuLam出發,他們走到TaKiLiBuLaNe休息,那時很巧,kiNuLam、KaTaVaYaNe家的PaELeSe和五名女伴到TzuIuDuRu提水,ULuKu遠遠的看著,當中有個女孩貌似天仙,這一眼可不得了,ULuKu一見鍾情,本來是應該獵人頭、稱英雄的,這下馬上約束部下勿輕舉妄動,到了晚上,KiNuLam部落的人們,都毫無警覺的關起了門戶睡覺,ULuKu從釘哨的人那兒知道那美若天仙的少女,就是KaTaVaYaNe家的PaELeSe,他就跟隨行的人說:「本來今晚我們是可以征服KiNuLam部落的,但是讓我心動,使我想娶的人,也在這裡,所以今晚,算是我到這裡來提親好了。」於是吩咐隨從把檳榔跟長矛放在KaTaVaYaNe家的屋頂上,然後經過RauTauTaRe跟PeLem說明再過五天要來提親,請PeLem當介紹人通知KiNuLam的人準備,過了五天ULuKu就過來完婚,於是KiNuLam對TaRuMaKe的抗爭終於結束。 ULuKu跟PaELeSe婚後生下Tzgau、DaIaLu、LaVaUSu,Tzgau娶UTai社SaLeBeLeBe家的CHiPuLu,然後在ATiRi社蓋ABaLiuSu家,定居在ATiRi社成為當地的頭目,DaIaLu回TaRuMaKe社,LaVaUSu嫁到知本頭目家。Tzgau跟CHiPuLu生下ULuKu、LegeANe、PuKiRiIaNe,ULuKu總共娶了六個老婆,LegeANe嫁給UTai社AVeLeIam家的TaNuBaKe,PuKiRiIam娶KuTzaPuIam社SaVaLu家的KaLiSeKeSe。 ULuKu的第一個老婆是ATiRi社TaLaPaYaNe家的TeMeTeMam,第二個老婆是KuTzaPuIam社KaTaILam家的MuAKai,第三個老婆是ATiRi社MaTiTiLim家的SeLePe,第四個老婆是KuTzaPuIam社KuSaDa家的MuAKai,第五個老婆是KuTzaPuIam社KaTaILam家的MuNi,第六個老婆是ATiRi社RaKeRaKe家的KeDeKeDe。 KiNuLam社之KaTaVaYaNe家由ULuKu第四個老婆所生的子女當家,ULuKu和MuAKai生下KaBaRu和SeLePe,KaBaRu娶PaTaiNi社DuLuANe家的KaLiSeKeSe,生下SeLePe,不久KaLiSeKeSe病歿,KaBaRe就往TaRuMaKe社UPaPaLam,在此發生了一件差點釀成部落紛爭的事件。 起因是KaBaRu的元配過世了以後,他就往TaRuMaKe社找ABaLiuSu家的MuNi,在往台東的路途中,看到了KaTauTauMu(註二八)的動物,據古老的迷信,看到KaTauTauMu是很不吉利的事,必須要折返才對,但是KaBaRu依然前行,最後娶到了MuNi,MuNi這位APaLiuSu家的公主,很喜歡吃山肉,而當時ATiRi社的獵場很廣,經常有獵獲物,每當ATiRi的獵人OYi(註二九)的時候,KiNuLam的人都可以聽到,因為ATiRi的獵人OYi的地方就在ATiRi社的對面山腰,也是KiNuLam部落對岸東南面之山腰,是故只要MuNi聽到OYi聲,就會派人到ATiRi社拿SuALuPu(註三十)。 有一天,也該有事,ATiRi社的人送山鹿肉到KaTaVaYaNe家,MuNi那個時候剛剛生下KaLaTzuPu不到二十天,本來剛生產的人是很忌諱吃山肉的,但是MuNi不聽眾人的勸告執意要吃,而且吃了許多的鹿肉,吃完,不知怎麼搞的全身發腫就死了。此一噩耗傳到TaRuMaKe社,TaRuMaKe社的人不能諒解,他們怪罪KiNuLam的人說:「是你們害死MuNi的,當時你們看見KaTauTauMu還要勉強過來提親。」於是動員部落的戰士帶著槍到KiNuLam社談判,後來提出條件,把KaBaRu母親MuAKai的墳挖開,將MuNi的屍首葬在MuAKai屍骨的上面,這樣才平息了一場紛爭。 KaBaKu跟KaLiSeKeSe所生的女兒SeLePe嫁到TaRuMaKe社,後來病歿無後。KaBaRu跟MuNi生下PaTzaKe和KaLaTzuPu,PaTzaKe和PaTaiNi社DuLuANe家的VaVaUNi未結婚,可惜未留下一子半女就雙雙地歸天去了,而KaLaTzuPu未婚即病歿。KaBaRu的妹妹SeLePe嫁給KiNuLam社KaTaILam家的TaNuBaKe。 KaTaVaYaNe當家的PaTzaKe絕嗣,於是KiNuLam召開部落會議,討論是誰該入主KaTaVaYaNe的頭目家,因為以前頭目的家,不是老大就可以佔家,而是比NiAKe(註三一)的大小來決定誰該繼承。譬如有個大頭目過世了,留下三個同父同母的兒子,這三個兒子的NiAKe是一樣大的,如果說老三老婆的頭目血緣,較老大、老二妻子的身分尊貴,那麼這個家就屬於老三子女的家,所以魯凱族頭目的家,自古所遵行的就是頭目血緣繼承制。 KiNuLam社召開的部落會議,選來選去,終於決定TaKaNau入主KaTaVaYaNe家當頭目。 TaKaNau的母親PaELeSe,是ABaLiuSu家ULuKu的第二個老婆,KuTzaPuIam社KaTaILam家的MuAKai所生的女兒,PaELeSe嫁給TaTeLe社ARuRaTem家的PuKiRiJam,生下了TaKaNau,TaKaNau在家排行老三,他娶KuTzaPuIam社DuLuANe家的VeNem。 TaKaNau的出生,距今約一百年左右,在他當家的那個時代,日本人佔領了台灣,當時他不但受鄉里人的敬畏,也得到了日本人的尊敬,他的身材威武、高大,相貌酷似BaLaKa(註三二),聽老一輩的人說過,他的頭髮金黃而捲曲,出門必坐椅轎,威風十足,當時連日本人都競相地跟他做朋友,部落的人有人犯罪,他就會出面跟日本警察交涉,所以有人說:TaKaNau是最像頭目的頭目。 在日本人剛佔領台灣的時候,KiNuLam社的勇士們,也參加過對日軍的LuNaMiLiIam的戰役和KaBaLiVaNe、TuKuULu之役,在此做個簡單的概述: 日本剛佔領台灣的時候,實施撫番政策,有一天派一連隊的日軍上山安撫,沒想到消息走漏,UTai社、KiNuLam,ATiRi社的勇士們馬上動員在LuNaMiLiIam的地方埋伏,日軍不察,陷入埋伏的射擊火網內,此役剩下最後一個日本兵逃走,後來日軍學乖了,他們改由TuKuVuLu攻擊,以砲擊對岸的我方陣地,來掩護他們由下往上的攻擊行動,這一次是我方不察,在敵軍一陣猛烈的攻擊下,我方倉卒退兵,連帶的UTai社、KiNuLam社、ATiRi社的百姓,全部進入深山避難,後來日本人入山安撫,三個部落的人們才返回家園,當時UTai勇士UeiYom、TiULaIaNe、SaKiNu曾代表我方至台北總督府參加名為談判,實為招安的活動,那時族人認為他們可能一去不返,後來見他們平安返鄉,就視他們為英雄人物,魯凱勇士跟日軍的一段戰史也告落幕。 TaKaNau跟VeNem育有一女叫TeSeTeSe,她嫁給KaBaLaYam社DuMaLaLaSe家的RaVeRaSe,因此,RaVeRaSe這個頭目,除了領有KaBaLaYam社的頭目外,又兼KuTeIeRe社、KaRaMuDiSam社,跟KiNuLam社的頭目,也因為這樣,日本人來的時候讓他當警察,台灣光復後政府又指派他當霧台鄉鄉長兼霧台分駐所所長,又當了兩任的民選鄉長,可謂實至名歸。 如今,KiNuLam社的人口逐漸凋零,很難想像,一個曾有一百多戶人口的部落,至今已不到三十戶,唉!歲月依舊,人事已非。現在KaTaVaYaNe這個古老的家,是由RaVeRaSe的長女TzuLuTzuLu當家,她招KimDaVam社(註三三)的KuYi入贅,至今依舊堅守著她的家園。捌:後記 在此新文明的浪潮,不斷地衝擊舊有文化的時刻,魯凱文化也受到了波及,使原本單純的魯凱人,也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有了新的價值觀。然而,放眼一看,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家族,猶如風中殘燭般地在硬撐下去,也還有一群自命為唐吉訶德的門徒,舉著尋回部落文化的旗幟,在保護部落文化的戰場上勇往直前。 讓我們向他們致最高的敬意。追逐夕陽的餘暉雖是短暫,但,卻是一天中不可或缺的美好時刻;如果從人生的角度來看,最後能烙上美麗與永恆,豈不是一件美好的事嗎? KiNuLam的部落史,就寫到TzuLuTzuLu這個人物來做結束,TzuLuTzuLu目前已有六十歲,育有一子二女,在此祝她平安、長壽,並祝KiNuLam部落長泰久安。註釋:註一:TaKeRaLe為溪水,河流之意。註二:SaSaTa是指休息的地方;休息站之意。註三:SaRiKaegeLe是傳說中小矮人的稱呼。註四:祈願,魯凱語叫KieSeNai,在神話傳說裡經常出現。註五:UPaPaLam:為找小姐、談戀愛之意,魯凱族以前找對象都是一群人去,頭目、平民相互為橋梁。註六:PuNugu社:現今的高雄縣茂林鄉萬山村。註七:TaRiVaRaNe:是個地名。語意有明亮之意。註八:LiLiguLu:部落外面的庭院。註九:TaLaVaLaNe:謂日出地之部落。此處指TaRuMaKe社。註十:此句為藐視之疑問句,有不稱頭之意。例如平民找頭目談戀愛,頭目的父母就會說: 「我怎麼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不是不知道而是輕蔑之用語也。註十一:ABaRe:似大王椰子,以往出草後掛人頭用。註十二:VaTaeTaRePe:不同階級的人結婚,階級高的一方所提出的條件。註十三:APai:小米糕之總稱;此處指用香蕉葉包裹之長方形小米糕。註十四:SuRuRaNe:屋內靠窗戶之長形石階,平時休息或UPaPaLam時坐的地方。註十五:LiBam:窗戶。古時魯凱族房屋的牆壁都是石板,在石板挖個直徑約四、五公分之圓形洞口謂之LiBam。註十六:KaRiIuTzaNe:北大武山。註十七:KaTuMuANe:大母母山。註十八:TagaRauSu:知本主山。註十九:PaRaSiTaNe:霧頭山。註二十:SaPaLauSu:打火石。註二一:PaTaiNi:今移住屏東縣瑪家鄉伐灣村,為排灣族中極為古老之部落,自古武功鼎盛註二二:KaPiAm部落:指屏東縣泰武鄉佳平村。註二三:MaKaTaTaYa社:指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註二四:語意為「以為是AVeLeIaNe家嗎?是KaTaILam家喲!」註二五:TaBaBaTaNe:地名;亦即整理木材的地方。古時魯凱族提親訂婚時必須的禮數。註二六:酒花:小米酒上面的一層油脂,氣味芬芳,魯凱語BegeLai即酒花之意。註二七:IuaRiKaTaEJaNe:語意為尋找土地。亦為領地擴張之行為。註二八:KaTauTauMu:長相似狗的動物,至今似乎已絕種。註二九:OYi:以前獵人打到山豬、鹿或熊會在部落對面的山腰,大聲喊OYi, 表示有獵獲物,部落的年輕人就會趕去幫忙背負獵物。註三十:SuALuPu:就是交給獵場所有權頭目家的獵獻物,通常是一條腿。註三一:NiAKe:語意為命;氣。這裡指頭目血緣之尊貴度。註三二:BaLaKa:荷蘭人的稱呼。註三三:KimDaVam社:今高雄縣茂林鄉多納村。圖文圖一:此乃KiNuLam部落,TuLuAm家之古甕。巴勒達斯‧卡狼攝圖二:位於KiNuLam舊部落園外之房舍。巴勒達斯‧卡狼攝圖三:目前KiNuLam社SuKiNaTiMi的家,為石生起源之主家。巴勒達斯‧卡狼攝圖四:KiNuLam社現居地,大頭目KaTaVaYaNe的家。巴勒達斯‧卡狼攝圖五:KiNuLam社頭目,TuLuAm家的羅勝己先生,也是大頭目KaTaVaYaNe家TaKaNau的姪兒, 因為從小跟在TaKaNau舅舅的身邊,因而通曉許多口述的魯凱歷史。巴勒達斯‧卡狼攝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製作,所有內容均受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法律保護。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