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發酵程度與烘焙時間對凍頂烏龍茶品質之影響

發酵程度與烘焙時間對凍頂烏龍茶品質之影響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發酵程度與烘焙時間對凍頂烏龍茶品質之影響

        照片為亞洲大學生物資訊與醫學工程學系陳方岩的碩士論文,題目是發酵程度與烘焙時間對凍頂烏龍茶品質之影響,於西元2016(民國105)年7月發表,指導教授為胡文品博士。

  現代凍頂烏龍茶之製程一味追求產量及降低產製成本,導致茶葉發酵程度明顯不足,呈偏綠茶化趨勢,經過烘焙後明顯滋味較淡,且存放一段時間後品質穩定性較差,不易保存。為了提升凍頂烏龍茶品質滋味口感的醇厚度及穩定性,故有必要進行茶葉發酵度及烘焙時間的研究,期能證明凍頂烏龍茶必須要有足夠的發酵及烘焙,才能提高其品質及保有特色,讓凍頂烏龍茶可以耐存放及有穩定的品質。

  由試驗結果顯示在感官品評方面,傳統製程之凍頂烏龍茶(毛茶)在滋味及水色方面較占優勢;現代製程之凍頂烏龍茶(毛茶)在形狀及色澤方面占有較高優勢;至於香氣則兩不同製程之茶葉各有特色。整體品評結果顯示傳統製程之茶湯整體活性及濃稠度較現代製程佳;現代製程整體表現茶湯較乾淨,但滋味較平(空感),且較澀感。綜合結果顯示傳統製程之凍頂烏龍茶(毛茶)品質比現代製程為優。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發酵程度與烘焙時間對凍頂烏龍茶品質之影響 / 撰寫者:呂慧珠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3512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呂慧珠
創作者
陳方岩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6/7
媒體類型
文件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