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葉化學分析-個別兒茶素分析

茶葉化學分析-個別兒茶素分析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茶葉化學分析-個別兒茶素分析

此照片拍攝於茶業改良場製茶課茶葉化學分析實驗室,照片為兒茶素的高效液相層析儀圖譜。

兒茶素類(Catechins,簡稱兒茶素),以往曾稱為茶單寧,但實際上並非單寧。兒茶素是茶葉中八種結構相近的黃烷醇類物質的總稱,也是茶多酚中最重要的一種,約占茶多酚含量的75%到80%,也是茶的苦澀味的來源之一。

兒茶素主要分為8種,4種游離型,4種酯型,一般的化學分析方法,不容易將之個別分離與純化,因此大多用高效亦相層析儀來分析。其中,游離型兒茶素因為在非極性的C18管柱中,跟管柱填充的矽膠親合力較弱,所以會先被沖提出來,其出峰順序依次為沒食子兒茶素(Gallocatechin, GC)、表沒食子兒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兒茶素(Catechin, C)、表兒茶素(Epicatechin, EC),而後出峰的酯型兒茶素依次為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 ECG)、以及兒茶素沒食子酸酯(Catechin gallate, CG)。

兒茶素的含量不僅影響茶葉的風味,更是茶葉機能性的重要來源。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茶葉化學分析-個別兒茶素分析 / 撰寫者:黃宣翰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33472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黃宣翰
時間起
年代不明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