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級生都有這樣的經驗,小時候吃飯咀嚼到一半突然停下來,從嘴裡挖出小碎石。在民國60年代初期米飯已經是家庭主食,但是白米仍會混著一些沒有去除掉的雜質,小碎石是最常見的。只是不知多久之後,這些雜質都不見了,吃飯不必再擔心突然被碎石卡到。這樣的福利要歸功於碾米廠,以前人講「吃米不知米價」,其實大部分人是「吃米不知碾米廠的進步」。
現在米的品質比過去好,品種和口味也多,從米溯源、水稻育種、一直到品質檢驗都是由碾米廠幫忙把關。不但如此,有些碾米廠還有糙米外觀品質判別機、食味分析計、稻米新鮮度測定儀等,判斷稻穀的品質,處理稻穀加工。
稻穀加工流程是指稻穀加工成大米的整個生產專業過程,要符合保證成米質量、提高純度、減少糧食在加工過程中的損失、提高出米率。其流程為原糧→初清→除稗→去石→磁選→凈谷。初清和除稗都是初步去除雜質,去石則是清除稻穀中所含的並肩石,常採用吸式比重去石機及吹式比重去石機,磁選為清除稻穀中的磁性雜質,主要設備是永磁滾筒,也就是要吃到乾淨的白米,中間還有許多科技技術和專業,而這只有身在碾米廠的人才知道。想知道,張農產加工廠的老闆可以跟你說。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