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金蕉故鄉的故事—溪洲老照片集》書冊第55頁(高雄市旗山區南新社區發展協會出版),為溪洲國小第二次整建校門口的畫面,畫面中除了兩旁石柱加寬距離外,還加上了ㄇ字型鐵架,鐵架上方可見「溪洲國民學校」字樣。
根據旗山溪洲國小沿革,西元1922年4月由「旗山第一公學校」於溪洲設立「溪洲分教場」,並於西元1925年更名為「旗山第二公學校」,西元1941年更名為「旗山第二國民學校」,台灣光復後西元1946年更名為「溪洲國民學校」,直到西元1968年,更名為「溪洲國民小學」一直延用至今。
根據高雄市旗山區中寮里成秋山先生(西元1940年出生),對於就讀溪洲國小的記憶,在中寮國小(分校)未設立時,自己國小一到六年級都是就讀溪洲國小,由於從中寮山到溪洲國小的路途要花上約兩個小時,加上中寮的農業道路只有3至4呎寬,且沿路必須經過溪流,因此中寮的小學生大多在九歲左右才會入學一年級。每日上學大約早上六點就必須準備出門,若是遇到雨季要行經溪流時,就要等待雨停,再由高年級學生站在溪流中,輪流將低年級的小朋友抱至岸邊,否則小朋友在溪流上會非常危險,而溪洲國小每天大約八點左右會舉行升旗典禮,但居住在中寮山的學生,常常趕不上升旗典禮,就會被擋在校門口,都只有罰跑操場的份。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