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華,字萼生,生於光緒12(1887)年,卒於民國56(1967)年,為前清仕紳後人。於日治時期任南庄庄長十六年,光復後當選苗栗縣第一屆縣議員,於地方政界素負聲望。另著有詩稿百餘首。以七言絕句、律詩為大宗,多抒寫內心感觸及眼前所見,用詞平淺,無矯揉造作、刻意飾詞的毛病。雖遭逢國變,不得不委曲求全,其內心依然抱持著對故國的嚮往與關懷。在主持地方事務之時,時常有衝突、挫折之事,他便將心聲化做詩詞寫下,留下動人的篇章。其詩作在內容上分為兩類:一為政情、二為酬贈。
於張春華的《辛未秋懷》一詩可見,詩中隱含的故國之思,說明了他腼顏事敵之外,對祖國的期望,和內心深處的民族悲情。其並非孤陋寡聞的鄉曲之士,而是有著寬廣的懷抱及胸襟。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