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山多平原少,有山城之稱,在約1820平方公里縣域內,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山地與丘陵,即山地與丘陵是本縣地形上兩大主體。縣域內地形受岩層與地層走向之控制,以北北東走向為主,呈現東南高處往西北低斜之地貌。根據林朝棨在民國46(1957)年的臺灣地形分區,除了中港溪、後龍溪和大安溪等河谷地形外,苗栗地形分區包括山地地形、丘陵臺地、平原地形與河谷地形,而地形會影響在其上的聚落特色。
苗栗的丘陵山地,因為河流蜿蜒其中所形成的河階、湖階,以及大型的圈階,是苗栗最具特色的村落類型,包括「灣」、「湖」、「園」。苗栗的平原可見的聚落形式,主要是漢人從乾隆年間開墾的「厝」、「犁」、「屯」、「園」、「庄」,以及「竹圍」。丘陵以及山腰四周被山環繞的小平坦地,會有「窩」、「埔」,即是山窩或者山凹,還有規模更小的「唇」。靠近溪畔的地區,會有「窟」、「潭」、「壢」的小村或散村;而稍微遠離溪畔的地區,有「崀」、「頂」的一小群村落。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