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溪是貫穿苗栗縣北部的溪流,中港溪中上游地形以山地與丘陵居多,早期有木材、樟腦、木炭,近年有竹筍、香菇等豐富林產。關於中港溪的林木業,上游的加里山和鹿場山內林木從日治時代開始開墾,當時苗栗縣內製材工廠有13家。戰後由於木材需求量提升,苗栗縣的製材廠在民國43(1954)年底增為34家,其中有16家位於中港溪流域,這16家製材廠之中又以竹南的10家居首位,而竹南鎮新南里的永光製材廠更是當時苗栗縣規模最大的製材工廠,由此可見中港溪流域伐木事業之興盛。1960年代起木材需求減少,起而代之的是竹筍、香菇等其他森林副產品的生產。
中港溪流域林業另一產物為樟腦,當地著名拓墾者黃南球與黃祈英都依靠樟腦業奠定財力基礎;流域內有些地名與樟腦相關,包括南庄的蓬萊村原名紅毛館,是因為英國人在此設立辦事處大量採購樟腦而得名。而木炭是臺灣早期的燃料,其中相思木是木炭的主要來源樹種。中港溪上游的相思林,是苗栗縣相思木的重要產地。在戰後苗栗縣木炭產量曾居全臺首位,當時報紙上全省木炭市場行情以苗栗縣的價格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