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鯉魚潭水庫集水與效益

鯉魚潭水庫集水與效益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鯉魚潭水庫集水與效益

鯉魚潭水庫的設施涵蓋了三義、卓蘭及大湖三個鄉鎮,水源不僅來自大壩坐落的大安溪支流景山溪53.45平方公里的集水區,還另外在大安溪上建集水區447.12平方公里的士林攔河堰引水至此。鯉魚潭水庫一開始設立,是為了解決苗栗縣後龍、通霄、苑裡等地的山坡地、看天田、旱田等6500餘公頃農業用水,但隨著台中港設立後工業與生活用水遽增,鯉魚潭水庫的興建計畫便修改為以工商與民生用水為主。

現在水庫旁大的水量資源帶來發電、公共用水與農業用水的效益。引水過程產生的動能成為卓蘭發電廠的基礎,年平均發電量約2億度。鯉魚潭淨水場自水庫取水,日平均供水量70-75萬噸,供應了大台中地區的民生用水。水庫貯水經洩洪道而下、經後池堰後則為苑裡、通霄地區的農業用水,由苑裡圳、日南圳、九張犁圳等水利會圳道自行引取,開發水田、雜作、紙漿原料及牧草地等用途。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洪伊君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