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瓦脊瓦,為日本傳統建築屋頂用瓦的構件,不同紅瓦的製程,黑瓦為還原燒,在瓦片燒製最後階段,從窯頂灑水,使水分滲入窯體內,在高溫中產生還原作用,使坯體轉為黑色。日治時期因應日式建築的材料生產需求的提高,在苗栗竹南、造橋、銅鑼等皆設有燒製黑瓦的窯場。日本黑瓦屋構件之一的邊瓦,主要使用在屋面左右兩側部位,以邊瓦及邊瓦頭做為收簷。其施工工法在屋面側邊抹上灰漿,先施作第一片邊瓦頭,再接著鋪上邊瓦,一片接一片直到屋瓦最高點(屋脊線處的簷口),邊瓦側面處留有釘孔,於木造屋面接縫處,釘上不銹鋼釘加強並固定瓦片。
屋面瓦、邊瓦的工序均完成後,最後再施作脊瓦、或於屋脊兩端以鬼頭瓦收尾。脊瓦包覆屋面瓦後脊瓦下露出的部分,師傅常用使用色料調和灰漿加以修飾,以增加瓦面的視覺美觀。一般而言,脊瓦兩端會以脊瓦頭蓋住邊瓦,施工時泥作師傅會在脊瓦內側補填碎瓦與泥漿,最後在脊瓦釘孔內放不銹鋼,加強固定脊瓦與脊內灰漿。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