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灣鐵路山線的造橋車站,現在的站房建築已是第二代。車站站房在明治36(1903)年初設時僅是一個木造小站,大小與形式類似於現在保存的談文火車站,當時此區周圍並沒有任何民宅建築。然而隨著木造站房在昭和10(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毀損,造橋車站在原站址重新建設,為全臺灣地區第一座混凝土平頂建築。
造橋車站建築設計與同時因震受損的銅鑼、清水,以及同期改建的橋頭、二水等車站一般,屬昭和11(1936)年鐵路建築標準型。長方形格局僅以迴廊、廊柱簡單修飾,大廳挑高設有採光玻璃窗,線條簡單優美。車站隨著降為無人售票的招呼站褪去繁華,然而承載八十餘載歲月的建築,已是地方獨特的文化資產。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