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頭份溪橋

頭份溪橋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臺灣的鐵路路線自竹南向南分為山海兩線,兩線接著都因跨越中港溪而建橋,山線所建為頭份溪橋,海線則為下頭份溪橋。頭份溪橋橋體沿革可分為三代,第一代橋於明治36(1903)年3月30日完工,全長315.5公尺;第二代橋於民國57(1968)年9月完成改建;在山線竹南至豐原間雙軌工程中,為複線化新建第三代橋,民國81(1992)年完工成為雙向通車的橋樑。

在興建第二代橋之前,戰後頭份溪橋的橋墩已有嚴重裂痕急需整修,因此民國45(1956)年5月4日起封鎖竹南車站至頭份溪橋南端路段,整修期間列車通過臨時設置的「尖山號誌站」改道,隨著一個多月的工程完工,當年7月4日頭份溪橋恢復行駛,臨時設置的尖山號誌站也就此廢止。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頭份溪橋 /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洪伊君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33207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洪伊君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