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蠶業文化館

台灣蠶業文化館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台灣蠶業文化館位於苗栗縣公館鄉,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內,民國85(1996)年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台灣省政府補助建館,民國87(1998)年10月落成啟用。該館以典藏蠶業文物、展示蠶業技術演進、提供最新蠶業資訊及動態展示活動等為目的,以傳承台灣蠶業文化,發展觀光休閒農業生態教室。

台灣的養蠶業始於清代時期,由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引進並推廣,在卓蘭頂坪林里等地開始植桑養蠶。日治時期,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實施蠶業獎勵,使台灣蠶業大興,二戰前台灣蠶種製造廠多達41家,每年外銷蠶卵15萬張。民國62(1973)年,政府輔導設置蠶業生產事業區,使蠶種、蠶繭等外銷達到新高峰。民國80(1991)年,因外銷受限、成本增加,使台灣的蠶業逐漸沒落。為紀念蠶桑業在過去百年間對農村發展的貢獻,及保存蠶業技術與文化,遂決定將原蠶絲檢定工廠改建為今日的台灣蠶業文化館。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隸屬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