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昔日火車交通—北淡線列車沿線紀錄

跟淡水昔日火車交通—北淡線列車沿線紀錄有關的相片,共5張
跟淡水昔日火車交通—北淡線列車沿線紀錄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淡水昔日火車交通—北淡線列車沿線紀錄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淡水昔日火車交通—北淡線列車沿線紀錄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淡水昔日火車交通—北淡線列車沿線紀錄有關的相片,第4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淡水昔日火車交通—北淡線列車沿線紀錄

此系列為蘇莉莉老師分別於民國70年(1981)、民國74年(1985)、民國77年(1988)拍攝的北淡線照片。


光緒27年(1901)8月25日,臺灣首條鐵路支線「北淡線」開通,自臺北站起訖,途經圓山、劍潭、士林等站,跨過基隆河,穿越關渡平原,沿著淡水河岸抵達終點站淡水,總長約21公里,用以運送淡水港上岸的各項物資。大正5年(1916),因應民眾的休閒需求,自淡水線分歧,增設新北投線。民國60年代(1970年代),隨著公路運輸拓展和私有汽車普及,淡水線的載客功能逐漸衰弱,而後更配合臺北都會地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北淡線於民國77年(1988)7月15日正式停駛,結束長達87年的鐵道歲月,化為人民記憶中的軌跡。民國86年(1997),全新的捷運淡水線在原北淡線上開通,成為臺灣首條由傳統鐵路改建為捷運的路線。


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捷運系統尚未完工的年代除了公路,淡水人對外交通以臺鐵列車為主,非上下班尖峰時間,車廂內大多空空蕩蕩。每當列車穿越關渡山洞,迎面而來即是觀音山景,吹來陣陣清風,老式車箱特有舒緩節奏,略微搖晃的車箱,成為了所有老淡水人的童年回憶。而淡水火車站隔壁為台汽客運站,拍攝時客運站已拆除,只剩一片牆壁,廣告正在紅毛城舉行的古蹟照片展覽。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淡水昔日火車交通—北淡線列車沿線紀錄 / 撰寫者: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3192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取得對象
蘇莉莉
取得方式
原照片拍攝者授權使用
管理者
蘇莉莉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淡水火車站
撰寫者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貢獻者
原照片拍攝拍攝者
蘇莉莉
創作者
蘇莉莉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