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瓦磘溝畔的原生植物-姑婆芋

瓦磘溝畔的原生植物-姑婆芋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瓦磘溝畔的原生植物-姑婆芋

姑婆芋|學名 Alocasia odora (Lodd.) Spach


姑婆芋是低海拔地區常見的林下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歡生長在半陰性環境,它的葉形非常特殊,葉片呈半盾狀生或廣卵狀心形,地下塊莖發達,可成長直立於地面上,就像一般植物的莖一樣,開花時可看到佛焰苞花序,果實成熟時會呈現出如紅色珍珠般的種子,讓人看了印象深刻,除在野外常見外,也被用來作為園藝造景之材料。此外,它的葉子是一種最環保的包裝材料,以前在傳統市場上,可看到人們採姑婆芋的葉子用來包裝販賣的魚肉。

姑婆芋長得像芋頭,但它的塊莖、花序及汁液皆含有毒性,碰觸到口腔或眼睛均會灼痛難受,觀察及接觸時需小心。

瓦磘溝溪因兩岸潮濕,又有半陰性環境,非常適合姑婆芋的生長,在溪岸可看到一些野生的姑婆芋,點綴出特殊的溪岸景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撰寫者
永和社區大學
創作者
永和社區大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01/30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