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和煤礦的捨石場

台和煤礦的捨石場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台和煤礦的捨石場

此攝影作品由朱健炫於1980年代在平溪東勢格台和煤礦場拍攝,記錄了載滿土石的「重車」,此礦車正被捲揚機拉至捨石平台傾倒。礦坑裡必須不斷地往深處挖掘,掘進工以炸藥或機具擊碎坑內岩石,因此坑內每天有大量的廢石被載運出坑。這些廢石傾倒至礦坑外周圍形成廢石堆,相較於已封坑的礦坑或廢棄破壞的煤礦遺跡,目前礦場還隱約可見的即是廢石場,因此這張載運廢石的過程印證煤礦場重要的生產歷程,也是詮釋現存文化地景的重要證據。

一般而言,傾倒廢石的場所大致可分為河谷廢石場、廢石平台(台語稱為「倒路尾」)、捨石山(山丘樣的廢石堆)等三種。此「廢石平台」位於畫面中右上處一平地平台,不堆積成小山丘則是此拾石平台的特點。

照片採垂直縱向取景,搭配24mm廣角鏡頭,小光圈、深景深,重點在於環境全景的紀錄,軌道的線性則助於導引觀者的目光。一路往遠處望去,首先注意到得為兩名擬似查看鐵軌的礦工、遠處的礦工與重車,讓遠景有層次感,使畫面重心與質量得以平衡,也加強證實前景中礦工巡查鐵軌的情節。礦場的紀實攝影之功能必須反映煤礦操作環境,呈現工作內涵的文化價值,此作品則是完全將捨石場雄偉與礦工日常辛勞透過影像印證。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管理者
朱健炫
撰寫者
洪碧苓
創作者
朱健炫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存放位置
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8號11樓之2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