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長濱餐廳獲台東慢食三星

長濱餐廳獲台東慢食三星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長濱餐廳獲台東慢食三星

台東舉辦慢食評鑑,兩家業者雙獲三星級。位於長濱鄉Sinasera24的主廚將鬼頭刀和飛魚一起入菜,以兩種魚間食物鏈關係呈現故事性,也儘量採用在地食材,獲得3星級最高評鑑。

台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舉辦2018年第二屆台東慢食評鑑,以「慢食文化及在地食材」為主軸的台東縣特色料理評鑑,排序名單2018年8月3日出爐。評鑑結果,有7家餐廳獲「明日之星」,12家獲1星店家,9家獲2星店家,最高的3星店家則是法式餐廳「Sinasera24」及原住民文化會館的「MATA家屋」獲得。

位於長濱鄉的Sinesara24採無菜單料理,食材取自當地,由餐廳團隊至市場、農家、契作菜園挑選,將在地食材獨有的味道,以法餐方式呈現,並應用食補的概念,嘗試以中藥材與香草入菜,獲最高三等星。

Sinasera24有一道菜讓評審特別欣賞,就是將鬼頭刀和飛魚一起入菜,這兩種魚是食物鏈關係,鬼頭刀吃飛魚,追著飛魚到東部海域。主廚說,希望能將美食和生活融合在一起,鬼頭刀和飛魚是食物鏈,鬼頭刀專吃飛魚,所以漁民叫鬼頭刀為「飛魚虎」,鬼頭刀追著飛魚到東部海域,鬼頭刀做生魚片,飛魚做奶油。2種魚結合在一起,這盤菜就有故事性了,也對永續海洋盡一份心力。食材也儘量在成功鎮和長濱鄉一帶採集。

MATA家屋以原住民傳統的料理手法為主,用簡單的水煮、川燙、醃漬等方式,帶出食材天然滋味,運用當季食材和原民慣用的香料,再加上主廚巧思,獲最高三等星。

獲「2星店家」評鑑的南島咖啡部落廚房推出的招牌是血腸和燻烤肉拼盤。主廚溫秀琴說,魯凱族人習慣用火煙燻來保存食物,獵人在山上獵到獸肉,煙燻過後就能輕鬆揹下山,煙燻後的肉更具香氣。血腸則是用山豬肉的腸子和豬血拌在一起,再用小米酒糟醃製,燙過之後就是一道美味的原住民食物。

慢食評鑑委員包括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世界調酒冠軍鄒斯傑、世界甜點冠軍李依錫及資深美食媒體人高靜玉、環境料理人阿海納等,歷時一個多月、進行3階段評審。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長濱餐廳獲台東慢食三星 / 撰寫者:盧太城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中央通訊社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33015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中央通訊社
撰寫者
盧太城
地點-名稱
台東縣;長濱鄉
時間起
2018/08/03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