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科破布子屬。為落葉中喬木,秋冬形成全落葉型態。葉披針卵形至寬卵形,長6-15 cm,全緣、波狀或偶而疏細鈍齒緣,葉毛基部具鈣化細胞。花黃白色;花藥明顯突出。在台灣全島,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向陽森林中。原生於大肚山的破布子,主要生長在草原環境,形成灌木狀,與台灣其他地區的中喬木不同。而在大肚山的傳統聚落中,常可見到栽植於田園周邊,一來可當田園的防風林,二來可就近採破布子的果實食用。而全世界已知的華人分布區,也只有台灣有將破布子作為食材食用,也是台灣的獨特風味食材。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