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松山天主堂(南京東路聖母堂)

松山天主堂(南京東路聖母堂)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松山天主堂(南京東路聖母堂)

民國四十二年(1953)七月,何礪行、王以德兩位神父,住在松山火車站附近一家小旅社裡,想探訪那地區的教友,擬籌建聖堂傳教,一個月時光過去了,何神父單獨一人,覓得稍好居處住下來,有位周東生君想辦幼稚園,何神父幫他完成了心願,自己在園內也有一間小臥室,主日正好利用教室作彌撒,已找到了六十位教友。 

不久,購得南京東路現址土地,遂建造正式教堂,教友也多了一倍,主日有位神父從汐止來幫忙。過了一、二年,始有副主任于天儉神父共同負責傳道工作。 

民國四十五年(1956),沙市監牧狄隆蒙席,將中崙劃出成立新堂區。 

民國四十六年(1957)于神父在松山玉成路66號也創立了新堂區。 

自民國四十七(1958)年十月底以後,不斷有了副主任司鐸,先有德天道,繼有梅衛世、戴立林等神父。 

民國五十一年(1962)九月初,何礪行神父任會長,移住昆明街方濟會辦事處,王以德神父接管南京東路堂務,梅衛世神父輔佐,梅鐸同時又時瑞芳水南洞的主任司鐸。 

民國五十六年(1967)來了狄慕德神父為副座,
民國五十七年(1970)九月又來費樂源神父。
翌年秋,狄神父在松山區建立了永春堂區;
費神父去桃園豐林里堂區,王神父單獨管理一千五百餘教胞。 

何神父在民國四十七年(1958)創辦礪行幼稚園。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松山天主堂(南京東路聖母堂) / 撰寫者:資料詮釋作者:臺北市松山區公所暨松山社區大學《松山區志》編撰團隊(主編撰:松山社區大學校長蔡素貞博士)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327232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資料詮釋作者:臺北市松山區公所暨松山社區大學《松山區志》編撰團隊(主編撰:松山社區大學校長蔡素貞博士)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