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景美瀝青拌合場基地變遷

景美瀝青拌合場基地變遷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景美瀝青拌合場基地變遷

一、位置:財政園區、台灣菸酒公司酒類研究所西側,在景福街以西與景美溪堤防之間,羅斯福路142巷底往水源快速道路引道兩側。

二、發展:

(一)1960年代初期以前:本基地是景美溪與新店溪圍起來的沙洲地,日治時期稱下溪洲。在景美鎮時期為為公共工程局用地,在此離市區偏遠的地段設立瀝青拌合場。基地最南端萬慶街底,曾經是景美的屠宰場所在地;也因地處偏遠、隱密性高,也曾是私娼寮聚集地。

(二)1960年代後期後:1958年景美鎮併入台北市,此基地南半段為台北市工務局養工處的景美瀝青拌合場,基地北半段為台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局景美瀝青拌合場用地,當時為順應道路積極闢建的需求,在此離市區偏遠的地段設立瀝青拌合場。

(三)1990年代:水源快速道路通車,此基地中間開闢為引道接羅斯福路六段142巷,北區段及南區段部分為內政部營建署用地,當時仍做為瀝青拌合場及砂石拌合場使用,南區段為台北市工務局新工處養護工程隊的瀝青拌合場。因附近住宅大幅增加,拌合場運作時會產生大量塵土,造成嚴重空氣污染,經居民抗議後遷移。土地經都市計畫檢討,1993年南區段變更為專住區,規劃為專門公宅用地,北區段仍為機關用地。

(四)2000年代:基地北區段為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智慧建築展示大樓及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分署辦公用地;南區段一部份是營建署的工程材料實驗室,一部份是臺北市新工程處養護工程隊第六分隊使用,目前停放工程車、堆放物料及月租停車的地方。

三、現況與展望:2017年景仁里在參與式預算提案,美化紅磚牆為地方文史、童玩記憶、自然教室的展示場域,2018年美化完成。目前基地目前低強度使用殊為可惜,或可進一步活化成為綜合性功能之水岸基地。


地圖來源:台北市都市發展局網站「台北市歷史圖資展示系統」民國58年版及106年版地形圖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高靜芳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