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慈賢宮

跟慈賢宮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慈賢宮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依據〈臺北市松山區中崙慈賢宮沿革誌〉上的記載,民國七十五年(1986)三月社區居民和中崙市場內的攤販發起到南部幾個大廟進香,途中與會者都討論到如果在社區中能建一座媽祖廟,除了每年可以舉辦進香活動之外,更可以祈求媽祖隨時庇佑,同時更能增加社區居民彼此情誼。同年七月二十五日中崙市場舉行普渡法會,由李東輝、顏德海、黃耀西等人提議,籌備建宮委員會,以募款方式進行。林宗欽表示家中所供奉的天上聖母曾顯靈指示要建立宮廟,以普渡眾生。於是林宗欽獻出聖母金身,徐豊守女士雕刻鎮殿媽祖。

七十六(丁卯)(1987)年六月五日鎮殿媽及所有神像都到鹿港天后宮進香,並由法師蒲金助為之開光。二十九日子時舉行安座大典。房舍是由林宗欽所提供。

民國七十七年(1988),籌備管理委員會用新臺幣二百萬元向林宗欽買下,作為宮產,為信眾所公有。

由於慈賢宮起源於進香活動。因此,到各地進香就成為主要的活動。民國八十一年(1992)時,曾到福建泉州的霞州媽祖廟進香,霞州媽祖廟奉上一塊匾額,上書「配天立極」。落款的年代是「壬申年」,也就是民國八十一年(1992)。

現在每年最大的活動是一年一次在媽祖生日的前後,組織進香團,前往鹿港天后宮進香,也就是俗稱的「回娘家」。在經濟繁榮的年頭,參加進香的人相當踴躍。最多的時候,可以有二十五輛遊覽車。這幾年經濟情況不好,也可以湊成六、七輛遊覽車。

慈賢宮依照市政府的要求,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濟助活動,一年一度的「關懷獨居老人活動」、每年提供附近的育達商職貧困助學金二十二名。每月濟助六個貧寒的單親家庭三千元。每年在這方面的預算是在新臺幣五十萬元左右。以募款方式來籌集這筆費用。

    慈賢宮的信徒有九十七人。平日的經費是由這九十七位會員所提供,每人每年繳會費一千二百元。等於是每月繳一百元。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慈賢宮 / 撰寫者:資料詮釋作者:臺北市松山區公所暨松山社區大學《松山區志》編撰團隊(主編撰:松山社區大學校長蔡素貞博士)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32680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資料詮釋作者:臺北市松山區公所暨松山社區大學《松山區志》編撰團隊(主編撰:松山社區大學校長蔡素貞博士)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