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院轄市,1968年7月將陽明山管理局全域(現市林、北投)及臺北縣的內湖鄉、南港鎮、木柵鄉、景美鎮併入臺北市行政區,景美區成為台北市16個行政區之一。1990年3月2日,配合臺北市行政區調整,景美區、木柵合併為文山區,臺北市由16區變為12區,當時景美區區長楊勝雄擔任第一屆文山區區長。
合併之初,以景美區公所為文山區的行政中心,因應景美及木柵的合併區政業務龐大,1990年10月6日於木柵路3段220號處發包興建文山區行政大樓,於1992年完工啟用,搬離使用多年的景文街32號。
原區公所閒置多年後改建成大樓,在2004年元月由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在此成立文山分館,以專業劇場、公共藝術、親子閱讀、戲劇空間、戲劇展覽空間及專業彩排等多元功能的藝文空間。2009年10月31日更名為文山劇場,除了持續以兒童、親子為對象,並增加了一般市民參與的藝術活動,為文山藝文推廣教育的一環。
臺北市社教館於2014年配合文化局組織規程修正,定名為「臺北市藝文推廣處」,並於2015年11月6日正式揭牌成立。
地圖來源:台北市都市發展局網站「台北市歷史圖資展示系統」民國58年版及106年版地形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