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湧為三峽之舊名,昔日位在山腳地帶,同時是三條溪(大漢溪、三峽河、橫溪)匯集處形成的三角平原,故得三角湧之舊稱。清領初期漢人移居此地開墾,從今鶯歌區墾闢至三角湧,同時出現村落型態。群山環繞適宜種植樟腦,舊日為樟腦進出口中心之一,樟腦產業蓬勃發展,加上中英天津條約簽訂,港口開通樟腦貿易更為發達,之後也生產茶葉、大菁、染布等。1767年鄉民合作建造祖師廟,成為當地信仰中心。日治時期,仍有商船往來進行貿易活動,並著手開採煤礦,也開始有鐵道通行於此,並將三峽街區截彎取直。國民政府接收後改制為三峽鎮。
三峽歷經多項建設與產業發展,昔日是極為繁華的地域,商船往來絡繹不絕,街道商號林立,熙熙攘攘,地方信仰繁盛,人口與日俱增,自然成為賣藥唸歌的重要地點,陳美珠女士與楊秀卿女士都曾於此賣藥唸歌,可能是在廟埕、街道抑或是某戶人家的門口埕,都是她們賣藥唸歌的地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