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葉產地證明標章之推動與展望

茶葉產地證明標章之推動與展望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茶葉產地證明標章之推動與展望

圖為刊載於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9卷,由蔡憲宗與蔡右任共同發表之「茶葉產地證明標章之推動與展望」研究論文。

世界各國推動原產地證明標章,不僅給予消費者辨識優質農產品之保證,亦維護保持原產地農產品的競爭優勢。臺灣目前以地理名稱行銷的農產品類有稻米、水果、酒及茶葉等,百年前臺灣茶葉以「臺灣烏龍茶」品牌行銷世界各國,其它特色茶名稱如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阿里山高山茶及各地區之茗茶亦都在消費市場各領有一席之地,受到茶名被搶註冊權益損害的情形下,自2006(民國95年)起陸續推動產地證明標章。本文即在探討目前已註冊之產地證明標章推動現況及未來展望。

產地證明標章要能成功推動必須藉由建立具公信力之團體來推動,除有、賴聯合在地有關單位共同合作各司其職,執行人才專業訓練養成也不可或缺,生產者、銷售業者齊心、政府單位齊力,透過大夥建立自主管理模式,一起維護標章公信力,才能無畏於外來茶的挑戰。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茶葉產地證明標章之推動與展望 / 撰寫者:賴正南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32578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賴正南
資料來源
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9
時間起
2010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