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分駐在所彈藥庫

大分駐在所彈藥庫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大分駐在所彈藥庫

號稱「東段首都」的大分駐在所,是元老級的駐在所之一,設立於明治44年(1911)底,在當時是拉庫拉庫溪流域內最偏遠的駐在所,大正4年(1915)大分事件爆發時,警察全數被殺、駐在所建築物也被焚燬。第一代大分駐在所的位置與後來復設的第二代現址不同,據考證應位於第二階平臺,即大分事件紀念碑附近。

大正9年(1920)年底大分駐在所復設,駐在所建築群位於大分的第四階平臺,高踞在山腰上,第四階又可細分爲3層,每層高差約3公尺。下層爲駐在所平臺,設有駐在所辦公室、蕃產交易所、被服倉庫、酒保等建築物,越嶺道穿越此平臺;中間層爲官舍平臺,設有警察俱樂部、三併官舍、雙併官舍、警手宿舍、豆腐小屋、木工作坊、貯水槽等;上層爲武德殿平臺,設有最高階警官的獨棟官舍、武德殿等,武德殿的南方,則有被高厚石牆重重圍蔽的軍械並彈藥倉庫。1930年代後期,大分管區內的原住民幾已移住殆盡,山區內僅有日本警察及眷屬居住,1944年大分駐在所遭到裁撤。影像為位於大分的軍械及彈藥倉庫。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374747
所在地-經度
121.097828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鄭安睎,《臺灣原住民族傳統聚落(含古道)委託研究報告建置計畫案-八通關古道與聚落研究報告書》(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09年)林一宏,《八二粁一四五米:八通關越道路東段史話》(南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2004年)
撰寫者
陳威潭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