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泉溫泉

清泉溫泉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清泉溫泉位於臺灣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屬於上坪溪流域,依地質分類屬於臺灣西部麓山帶的沉積岩溫泉。清泉溫泉水色清澈,無色無味,可飲用,泉溫約43-48℃,酸鹼值約pH6.6-6.7,含碳酸氫根離子約1172ppm,鈉離子約491ppm,屬於中性碳酸氫鈉泉。

泰雅語稱為UlaiPejitan,意為山洞溫泉,大正2年(1913)霞喀羅討伐戰時,警部補井上國太郎駐紮於此地。因此援用其姓氏作為駐在所及溫泉之名稱。大正3年(1914),設溫泉療養所,因景觀類似京都近郊的嵐山又稱「嵐山溫泉」。

民國35年(1946)11月、1950至1957年10月間,張學良移轉到此地軟禁居住,幽禁在「井上溫泉療養所」,亦經常前往泡澡。1954年新竹縣文獻委員會重擬「新竹縣八景」,清泉溫泉以「溫泉試浴」美譽名列新竹八景之一。

位於天然石洞內的溫泉浴池舊址,因風災沖毀,為避免泉源遭受破壞,清泉溫泉建置防護措施,並重新開鑿浴池改建成開放式的溫泉空間,供旅客泡湯、休憩。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57439
所在地-經度
121.10527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楊南郡,《霞喀羅古道國家步道人文史蹟調查與解說》,(臺北:林務局,2002年);鄭安睎,《台灣原住民族傳統聚落(含古道)委託研究報告建置計畫案-霞喀羅古道與聚落研究報告書》(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09年)
撰寫者
陳威潭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