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北市汐止區北峰國小

新北市汐止區北峰國小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新北市汐止區北峰國小

照片為新北市汐止區北峰國小校舍舊貌。 在日本人引進近代教育制度之前,台灣的教育體系組成單位大多為私塾(書房)。日治時期,日本人為同化並方便管理台灣人,用教育的方式「日本化」台灣人,而語言就是最直接、最深入的方式,因此,台灣總督府致力成立學校推動「國語」(即日本語),除在台北設置「國語學校」,培養國語教育師資,也在各地設置「國語講習所」,此講習所後成為台灣首個西式教育的學校,後成為公學校的前身。

位於基隆河中游沿岸的汐止北峰國小,是日本統治末期所成立的學校,其前身為大正13年(1924)創設的後書房。日治大正至昭和期間,汐止地區因煤礦資源,及配合煉鐵廠的需求,逐漸往礦業發展,也造成人口流入的趨勢,就學學生增多,故昭和12年(1937)時校名變更為汐止街立社後國語講習所;昭和17年(1942)改為社後特設國語講習所,是日治時期為推動皇民化運動成立的學習場所,於夜間上課,教授修身、日語、算術、唱歌、體操等項目;隔年,再次改名為汐止南國民學校社後分教場;民國35年(1946)4月台灣光復後,獨立為北山國民學校,民國37年(1948)更名為北峰國民小學至今。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新北市立圖書館
創作者
不詳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