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明治神宮靖國神社神饌田

明治神宮靖國神社神饌田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明治神宮靖國神社神饌田

照片為當時於鶯歌地區進行「神饌田」插秧活動時所拍攝。位置在樹林公學校旁,由旁邊所立之木板可知,此處神饌田收成的稻米是用來奉獻給明治神宮及靖國神社。

昭和16年(1941)3月時,鶯歌街聯合男女青年團為宣示增產報國的決心,也曾經在此地執行過將米穀奉獻給明治神宮和靖國神社的「田植祭」。 昭和12年(1937)之後,隨著中日戰爭趨於激烈,為配合日本政府政策,臺灣總督府開始推行皇民化運動,企圖讓臺灣人成為天皇的赤子。為使皇民化運動更深入人心,首先進行了宗教與社會風俗的改革,神社信仰成為重要的部分。

除了定期朝拜神社,總督府更藉由讓臺灣民眾對神社進行服務,展開生活教育及社會教化,除了清掃及修剪樹木等工作外,還包括耕種「神饌田」。當時臺灣當地幾乎每一所公學校只要有空地,就會撥出一塊地當作「神饌田」,「神饌田」收穫的米,必須作為神社的貢品之用。學校會讓學生們集體在「神饌田」插秧及耕種,藉由勞務活動培養生活觀念,培養愛惜米穀的觀念,同時將收成的稻穀奉獻給神社,讓神道思想深入臺灣人心。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明治神宮靖國神社神饌田 / 撰寫者:新北市立圖書館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2369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新北市立圖書館
創作者
不詳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