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油桐花與咖啡樹

油桐花與咖啡樹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雲林古坑荷苞山桐花公園每年都會趁著五月雪時辦理客家桐花祭,不過少有人知,在昭和7年(1932)時日人已經在荷包山上種了2000多棵的油桐樹。那時的油桐樹不但是經濟作物,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曾經在圖南株式會社服務,幫忙種咖啡的黃耕子說,「當時的油桐樹很珍貴,日本人說可以從油桐籽提煉出給飛機、車輛用的油,也不知是不是嗥哮。」

後來圖南株式會社從巴西引進咖啡開始在古坑地區大量種植,興盛程度一度壓過油桐樹,從荷包山被稱為「加比山」就可得知。「加比山」是台語發音,也就是「咖啡山」的意思。咖啡是一種很麻煩的植物,太陽太大或太小都不行。正因為不能全日照,所以荷包山的油桐花樹高大寬闊的樹葉成為遮蔭咖啡的最好工具,在春天和夏日遮蔭了烈陽的直曬,而當咖啡最需要陽光時,油桐樹葉卻掉落成為咖啡樹的肥料。

雖然荷包山在戰後曾有一度再次成為咖啡重要的種植地,不過隨著斗六咖啡工廠的關閉,咖啡園也紛紛荒廢,沈寂了30年之久,直到921大地震後,前古坑鄉長謝淑亞思考古坑的在地產業,才又點燃古坑咖啡這一把火。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資料來源
自行採訪整理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古坑
撰寫者
許逢麟
創作者
許逢麟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02/14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民國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