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燒墾是苗栗縣泰雅族一年農事正式的開始。每到秋冬植物休眠之際,泰雅族人便開始尋找新的墾地,耕地大小以一個家戶自給自足糧食所需面積為原則。找到耕地後,夢占是開墾與否的關鍵,若祖靈託夢,夢到見紅、魚蝦曝屍等,將會放棄該地的開墾;若夢到吉利的象徵,則會開始進行開墾祭(smyatu mnyang)以及山田燒墾。
山田燒墾之前,須先進行砍伐(manayang),將雜草及藤蔓連根拔起,再砍除樹木,並將較細的樹枝裁成數段備用,大樹則保留。曝曬約50天,待樹木與雜草、藤蔓充分乾燥,再行燒墾。
在焚燒前2到3天須邀請左鄰右舍幫忙。執行前先請部落青壯在焚燒新地的四周清出防火線,過程中留守火場,隨時注意風向、風勢和火勢,以免失控發生山林火災。焚燒時會先從山坡地上方開始,再逐漸往下直到完全燒完為止。若從下方開始燃燒速度雖然比較快,但不易控制火勢大小與方向,容易發生意外。點火的時間多為清晨5時或下午4時,一次燒墾時間約3至5小時。當焚燒完畢數日,火灰沉澱冷卻後,即可開始進行整地(mlbag)的工作。
進行整地時,須清除燃燒不完全的木頭,並將燒墾範圍內錯置雜亂的木頭和石頭清理乾淨,放在適當的位置,每隔一段距離立上兩支短柱,再將砍伐時裁成段的小木頭兩三根不等,橫放在短柱上,形成一長條一長條的木堆,之後將小石塊往裡面堆放。較大的石塊則用堆疊的方式集中起來築成石牆,再用手鍬和鋤頭把土挖鬆覆蓋於其上,種植瓜類、栗、地瓜等作物。
砍伐、焚燒與整地工事費時,須在冬雨前結束,以免濕冷無法進行焚燒的作業。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