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蚜蟲

蚜蟲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圖為秋季以後茶樹嫩芽上,著生蚜蟲之情景。蚜蟲一般數量少時部形成翅,密度提高到一定水準時,就會有些蚜蟲形成翅,並且飛行移行到其他部位。本照片中即可同時看到有翅型與與無翅型蚜蟲。

茶樹蚜蟲主要發生在春季及秋季,蚜蟲會群聚危害茶樹嫩芽葉部分,其若蟲及成蟲會同時出現在單一芽葉上取食危害,受危害之茶芽葉會生育不良,葉片呈較小及捲曲狀。由於蚜蟲會分泌蜜露,不僅誘引螞蟻協助其移動,其形成特殊之共生關係,該蜜露亦會造成葉面之煤煙病生成。

通常茶園蚜蟲發生高峰時,其天敵昆蟲包括瓢蟲及草蛉等亦會隨之族群量上升,進行補食以達田間生態平衡情形。

茶園中蚜蟲發生常以點狀出現,不會有全面大發生狀況,建議若茶園中發生芽蟲為害僅需點狀防治即可。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蚜蟲 / 撰寫者:林秀橤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32079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林秀橤
時間起
年代不明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