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位於臺東市文化里博愛路345號,是臺東最早設立的公立教育機構。創立時間要追溯到清光緒21年(1895)以官費在臺東直隸州所設立的「義學」。後因中日甲午戰敗,清廷把臺灣割讓給日本,日人在全臺各地廣設「國語(日語)傳習所」。明治30年(1897)9月,「臺東國語傳習所」正式開學。未久,日本人又陸續把各地的「國語傳習所」改編為「公學校」,成為日治時期臺灣人主要的基礎教育機關。「臺東國語傳習所」也在明治38年(1905)改制為「臺東公學校」,原址在目前臺東縣政府旁九龍金鑽大廈的所在地。後來,「臺東公學校」又在昭和16年(1941)改名為「臺東寶國民學校」。戰後,民國34年(1945),改稱為「臺東縣文化國民學校」。民國36年(1947)8月,為配合臺東師範學校師資培育任務的需要,改為「臺灣省立臺東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民國54年(1965)6月8日,黛納颱風侵襲,校舍全毀,於是在現址重建校舍。民國57年(1968)3月,因師範學校升格為師範專科學校,再度改名為「臺灣省立臺東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小學」。
民國72年(1983)又更名為「臺灣省立臺東師範專科學校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民國76年(1987),隨師專改制為師範學院,再改名為「臺灣省立臺東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民國80年(1991)7月改隸為國立;民國92年(2003)因應臺東師院轉型更名為「國立臺東大學」,亦於同日再度改名為「國立臺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