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北投自然保留區

北投自然保留區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北投石是日本人岡本要八郎於1905年,在北投溪之瀧乃湯附近發現的,1912年日本神保小虎教授與俄國鐳礦調查委員長Vernardsky教授,將此礦石命名為「北投石」,它是世界上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的稀有礦石。過去政府不重視北投石及其生長地北投溪之保護,導致水投石幾乎被開採殆盡,其生長環境亦遭致嚴重破壞。

為保護北投石及其生長環境,台北市政府於1999年11月11日公告實施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附近地區之主要及細部計畫;2013年12月26日台北市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79條暨自然地景指定即廢止辦法第2條與第3條之規定,公告「北投石自然保留區」指定為台北市自然保留區。

「北投石自然保留區」位於北投溪第2瀧至第4瀧間河堤內的行水區及部分毗鄰河岸地,兩端分別以北投溫泉博物館及熱海飯店前之木棧橋為界,面積0.2公頃;其劃定理由為具有獨特地形、地質意義、以及具有基因保存永久觀察、教育研究價值。

「北投石自然保留區」之一般管制事項包括:自然保留區禁止改變或破壞其原有自然狀態,以及非經管理機關許可,不得任意進入,以維護原有自然狀態;特別管制事項包括:為學術研究或教育之目的,需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經核准後始得進入;既有設施及其他所需公共設施,得以修繕、維護。另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未經許可,任意進入自然保留區者,可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若改變或破壞其自然狀態,得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20萬至100萬元罰金。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北投自然保留區 / 撰寫者:林正銘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32008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所在地-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北投石自然保留區,台北市政府府產業動字第10233765600號公告,2013年12月26日。 「臺北市北投石自然保留區可行性評估及範圍劃設規劃書」,台北市政府,2013年3月。
撰寫者
林正銘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