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85年張秀亞留影

跟1985年張秀亞留影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1985年張秀亞留影有關的相片,第1張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1985年張秀亞留影

張秀亞(1919-2001),1935年即開始創作長達70年,有「美文大師」之稱,余光中譽之為「亦秀亦豪的健筆」。另有筆名心井、陳藍、張亞藍,1948年來台。來台前,曾主編重慶《益世報》副刊,來台後曾任教靜宜英專、輔仁大學研究所,後又受邀至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更曾先後擔任國大代表、國家文藝基金會散文及翻譯評審委員、中山文化基金會散文評審委員。退休後,定居美國。 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兼及論述、詩、小說及翻譯。50年代的作品富含生命哲理和時代意義,60年代在現實的感受上比較強烈,70年代的作品趨於平淡,表現出對田園生活的渴慕,80年代則回顧創作的足跡,作品妍婉含蓄,韻味深遠,擅長展現細緻的生活體驗,非僅是一昧的懷舊與回憶。作品曾被翻譯為韓文、法文及英文,並有多篇作品被編入學校教材。定居美國後,仍持續創作,文學上的成就獲得美國漢學界的肯定, 其作品與譯作,全部為美國加州大學長堤分校及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永久收藏,美國國會更將張秀亞生平,列入美國國會紀錄以為紀念與崇敬。 散文〈溫情〉被收錄國中國文課文裡。 延伸閱讀:黃秋芳〈激流與風暴交奏出來的河唱──張秀亞女士心性中的柔與韌〉,1988年10月《文訊》第38期,頁263-272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訊雜誌社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文訊雜誌社
拍攝時間
1985
人物資訊
張秀亞
事件名稱
1985年張秀亞留影
入藏來源
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
拍攝地點
台北市自由之家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