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出生於冬山鄉的悅子,父親是在生產製糖的白甘蔗園擔任工頭,母親則是張羅家務、照顧孩子,悅子五歲左右,父親去逝,後來母親再招贅,續生一男二女,大約七歲時,大姐遠嫁花蓮,於是她得擔負起長女的責任──照顧弟妹,農忙時期還要幫忙田裡雜務。
十六、七歲時,悅子的母親因病往生,廿三歲那年,由奶奶作主,憑媒妁之言招贅住在五結鄉的夫婿,記得那時除了有做大餅、新衣服及辦了六桌宴席外,還有聘金3600塊。婚後的悅子夫婿,繼續婚前在台北三輪車伕的工作,十年後因應政府政策,兩輛三輪車換一部計程車,於是悅子夫婿與人合夥輪流開計程車,但沒多久即覺得開計程車的收入沒有預期的好,就決定回宜蘭,起初跟親戚朋友承包割鹹草工務,到了六O年代,養鴨盛行,悅子夫妻也開始投入養鴨行業。
剛開始養了近五百隻的生蛋母鴨,另養二十隻左右的公鴨配種,好些年後,改養土番鴨,數量大約有一千多隻,爾後又改換成代工承包養鴨場的雛鴨餵養,因為養鴨,讓家庭經濟穩定了些,但是養鴨過程中曾經碰到鴨瘟,還有一次因為颱風登陸,狂風吹垮鴨寮,壓死了好多的鴨隻,真的是讓人欲哭無淚啊!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