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流傳的牌子譜除了工尺譜之外,古路牌子還傳有曲詞,但由於北管曲牌以嗩吶吹奏為主,無唱詞需求,或加上先生「藏訣」心態,連詞的曲譜多半僅傳給入室弟子,也因此導致牌子譜有不同的手抄版本。
工尺譜音階的「上、乂、工、凡、六、五、乙」屬中音記譜法,分別代表1(Do)到7(Si)七音。傳統上又以「合、士」二字代表低音5(Sol)和6(La),及加上「亻」字部的「仩、亻乂、仜」代表高音1(Do)到3(Mi)。除「乙」音兼中音、低音之外,演奏時,演奏者為求指法流暢,經常翻高八度或翻低八度吹奏,相當彈性。
北管的工尺譜節拍部分,板、撩已說明樂曲板式,但一個「撩後」記號卻概括了附點、切分音等各種節奏形態,因此,需要老師一口傳心授方式來教導「點板」,才能掌握其精髓。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