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馬莊

白馬莊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中壢神社位於今桃園市中壢區中壢高中內,創設時屬於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三座屋字三座屋179番地,社格是無格社,主祭豐受大神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該神社於昭和十四年(1939年)1015日舉行鎮座式。二次大戰後神社改建為今中壢高中。本校創立於民國二十九年,日治時期初名「中壢家政女學校」,後改為「中壢農業實踐女學校」。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十一月二十五日更名為「新竹縣立中壢初級中學」,民國三十七年增設高中部,易名為「新竹縣立中壢中學」。民國三十九年,行政區域調整,改為「桃園縣立中壢中學」。民國四十一年八月升格為「臺灣省立中壢中學」。桃園市中壢區的「白馬莊」的名字由來,據當地居民表示,因為以前附近的農地,常有長得像白馬的野獸,會偷吃菜苗或踐踏農作物,但農民就是抓不到牠。這件奇聞傳開來之後,才有「白馬莊」這個地名。扶手欄杆、樓梯、鐵窗具特色,一寢一房,共用浴厠廚房等平面計畫,具學術研究價值。中壢教職員宿舍大約是50年代左右興建,供外地來的單身男老師居住,然後約略在75年或76年間荒廢至今。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余金龍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