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霸尖山,高3492公尺,為苗栗南庄地區賽夏族起源傳說的地點,是賽夏族人的聖山。傳說古代的一場大洪水將平地淹沒,只剩大霸尖山的山頂,僅存的賽夏族人將漂浮水面的織布機撈起,在織布機裡發現了一個嬰兒。族人將嬰兒殺死分成好幾個部分並用葉子包裹投入海中。嬰兒的肉變成了賽夏族的祖先,骨頭變成泰雅族的祖先,而最後腸胃則變成了客家人的祖先。
陳春欽《向天湖賽夏族的故事》一書中記錄了大霸尖山上兩尊石像的故事,反映了賽夏族人對於大霸尖山的尊敬與相關禁忌。傳說大霸尖山上有兩尊石像,一男一女為賽夏族人的始祖,對兩尊石像必須保持尊敬的態度,否則遭受逞罰。曾有四位泰雅族人不遵守規範,在石像面前食用米糕,並用米糕的葉子包泥土供給石像吃。食用完畢之後,忽然起大風將三個泰雅族人吹落山谷,其中一位因為被吹進山洞中而倖存,身負重傷的回到村子。村裡的年輕族人憤而想要回到山上替跌落山谷的族人報仇,村內長老急忙勸戒不可以再對石像不敬,若以後再度前往打獵必須多準備飯包給石像,也不可以說泰雅語,在賽夏族始祖的面前一定要講賽夏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