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羅氏鹽膚木 haluus

羅氏鹽膚木 haluus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羅氏鹽膚木 haluus

果實外圍會結白色的霜,嚐之酸中帶鹹,早期作為鹽巴的替代品,故稱鹽膚木。布農族在在開墾一塊土地之前會先舉行「白祭」:用一根樹枝將其一端劈裂,夾住兩片半圓形的羅氏鹽膚木的木板,插在土地上。鹽膚木的木頭很白,可以反射月光,插在土中月亮就會看到,也會依約定保佑布農人有好的收成,其他的 人看到了也就知道這塊地已經有人預備開墾。也是射耳祭時會燃燒的四種木頭之一,燒時會發出劈劈啪啪的爆裂聲,象徵獵物很多。此乃因其木質中含有磷之緣故,早期布農人也利用此特性,取其木炭製作火藥。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羅氏鹽膚木 haluus / 撰寫者:楊理博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生態登山教育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1489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生態登山教育協會
資料來源
布農族植物文化,台東縣桃源國小,2016
撰寫者
楊理博
創作者
大自然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11/26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