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日治時期「松本苧麻會社」的工廠及倉庫遺址,位於臺東縣長濱鄉樟原村樟原國小,南方約100公尺處臺11線公路的東側。日治昭和12年(1937),樟原山區的北溪、南溪均屬為該會社地。原本該地盛產樟樹,日治晚期,山區大量採樟焗腦,樟木砍伐完後,利用該新生地種植苧麻。
據原籍今南投縣竹山鎮的老鄰長李金樑回憶,他17歲就隨同父母移居南溪,居住南溪已70年。當初其一家七口響應「松本商社」的號召,由竹山搭乘火車至基隆,再轉乘貨輪至臺東縣長濱鄉外海,然後由捕捉鰹魚的小木船接駁上岸,再轉搭公路局汽車至樟原村「松本農場」報到。
李家是在南溪落戶定居的第一戶人家,也是南溪移民的開始。他們來種苧麻時,會社已在山區建好住家,定期送米菜補給。一甲地補助3000日圓,苧麻種苗由樟原苗圃免費供應,一年便可採收,經初步加工成纖維並曬乾後交給會社,從業者閩南、客家都有。苧麻的纖維係製作麻袋、繩索、漁網、軍服的原料。臺語稱種苧麻為「種袋仔」。苧麻會社的工廠及倉庫在二戰期間,遭美軍炸毀,目前僅存外牆。戰後,苧麻仍有利用價值,一直到瓊麻大量推廣後,苧麻產業才結束。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