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猴硐地區的猴洞

猴硐地區的猴洞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圖為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北37線 4.8公里處的一座巨石,下方的凹洞就是「猴硐」地名的起源。

從員山子分洪道的地方開始就是北37線,往猴硐車站的方向前進會遇到一個左邊分岔路的斜坡(近猴硐遊客中心)往上,這條斜坡直走到會到達雙溪,在北37線4.8公里處右邊就有一座巨石,巨石下方的凹洞就是聚集最多猿猴的山洞,目測寬約25尺高約15尺深約10尺。

在此處的當地居民就稱之為「猴洞」,現在人口多,猿猴就不再聚於此處了,現今這個猴子洞可能是有民眾覺得風水地理極佳,所以將先人骨灰甕放置在此,原本有8個骨灰甕,現在剩餘6個未遷離,還增加了鐵柵欄圍籬。

而「猴硐」並不屬於行政區域,而是居民對於地形的形容而成的區域名。古稱「猴洞」;在日治時期因當地盛產煤礦,居民不喜歡礦坑裡有水,當地人為求吉利,將水部改為石部以求多產煤礦,故將「猴洞」改為「猴硐」,民國51年(1962)因「猴」字不雅,改為「侯硐」希望讓地方能有出將封侯的人才,能使地方繁榮原是一番美意,在民國94年(2005),經地方人士建議:保留地方文史特色,再次更名回「猴硐」。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新北市瑞芳區猴硐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柯宛伶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