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不同觀點看公共衛生

跟不同觀點看公共衛生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不同觀點看公共衛生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不同觀點看公共衛生

衛生署所資助的「公衛教育在社大」計畫,在多所社大均有開設免費的「公共衛生」課程,在課程的企劃與招生上,由於成員背景多元,對於公共衛生的認知差異極大。本文作者嘗試在文中解釋這些歧異的產生,並從四個不同觀點來看何謂公共衛生,分別為歷史觀點、疾病史觀點、管理策略觀點以及介入層次觀點。

從歷史觀點來看,不同的歷史社會環境對於「健康」的定義與因果解釋不同,因此對公共健康的看法產生差異;疾病史觀點則習慣將疾病分為急性病與慢性病,隨之而來的預防醫學可依照介入時間不同分為初段預防、次段預防與三段預防;管理策略觀點受到經濟學與管理學的影響,成本效益分析決定了公共衛生政策的走向;最後,介入層次觀點認為影響疾病發生與結果的因素相當廣闊,必須由不同專業著力於不同層式的預防或治療,如罕見疾病的治療需國家介入或國際協商等,其強調以鉅觀層次的做法來解決族群困擾。

總體而言,作者認為無論從何觀點看待公共衛生, 最重要的是必須先拋棄個人健康加總的改變能夠撼動整體社會或物理環境的想像,「公共教育在社大」的推廣則應更加重視公衛體系的結構面改革。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撰寫者
莊琇雯
創作者
呂宗學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4/10
媒體類型
報紙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