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所在地是位於關西鎮中正路南雄社區發展協會活動中心,拍攝時間是2016年(民國105年),圖片為石店子媽媽社區伯公拜拜,鄰居相互協助製作紅粄與水粄祭拜伯公。客家水粄(閩南人稱為碗粿),差別於客家人的香菇和豆乾,還有肉與油蔥等等餡料是放外頭,而碗粿放在米漿裡,再蒸熟成型。早年客家庄小孩常吃水粄來代替母奶,因為吃水粄比較耐飽。客家水粄有鹹的,也有甜的;使用黑糖或一般的砂糖。關西客家水粄佐料是用碎肉、蝦仁、鹽等,食用時可以再加蔥蒜醬油。苗栗地區水粄的佐料大多會加韭菜去增添水粄香氣。客家紅粄,也是客家點心代表之一,紅粄是加入大紅食用色素,內餡料為包綠豆或是紅豆沙,然後用模子(有月桃形和龜形),俗稱「粄印」,印好蒸熟,酬神或是添丁時會製作,又俗稱「添丁粄」,分送親友。關西小鎮每年十月半,收冬戲拜拜,會開始作紅粄供奉神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