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攝於民國76年(1987),新北市重慶國中老師方紅哖帶著學生到高雄參加全國語文競賽的合影。戒嚴時期對於語言和言論的控制,也表現在學校體系以國語為尊,並以此代表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以求取上下同心「光復大陸」。而從民國70年(1981)開始的全國語文競賽則成為全國學校國語文盛會,各縣市派遣老師和學生一同爭取名次企圖的榮耀,同時設立語言語式的標準彰顯文化認同的企圖。背景立柱的宣傳標語同時表現了當代對國語的標準:「言同語宏揚民族五千文化、 書同文光復中華十萬里河山、修辭立要鴻文華國、 斷理入微讜論興邦」。解嚴對語文競賽背後的威權意涵有所討論,多元化的語言學習成為多元文化推動的思考,民國87年(1998)全國語文競賽加入本土語言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