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混血兒與多元認同

混血兒與多元認同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混血兒與多元認同

照片拍攝於民國95年(2006),這是板橋社區大學在大觀國小以越南繪本故事向孩子們敘說東南亞籍新移民的文化根源。民國80年代(1990年代)台灣南向東南亞國家的經濟來往密切,因此促成許多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跨國聯姻,然而在台灣社會長期尊崇歐美語言青是東南亞國家的偏見下,這些移民第二代的母親母國語言被輕視忽略。板橋社區大學因此組織東南亞籍移民女性在國小開設【說媽媽的話,唱媽媽的歌】課程,試圖從第二代語言與文化的理解下,逐漸建立東南亞國家的文化尊嚴和要素,以多元尊重的角度發展更具國際視野的第二代教育。不用同化的思考概念規劃的文化教育裡,組織越南籍新住民以母國繪本教材中神話、歷史與生活來帶領孩子閱讀,從小就讓孩子體會母親文化的根源,多元認同培育出更具創造性的國際視野。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混血兒與多元認同 / 撰寫者:張蕙雯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31078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張蕙雯
時間起
2006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