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瓦磘溝畔的鳥-台灣藍鵲

瓦磘溝畔的鳥-台灣藍鵲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瓦磘溝畔的鳥-台灣藍鵲

臺灣藍鵲屬鴉科,棲地以低海拔郊區、公園為主。雜食-吃蜥蜴、蛙、蟲不論死活都吃,也吃果實,但瓦磘溝內的這些動物並不多,果實應該占一大部分。

某次黃昏在中和區瓦磘溝畔民享橋旁的電線桿上,看見一隻尾羽比身體還長一倍特徵的臺灣藍鵲,在這人口密集的都會區竟也會出現蹤跡,著實令人驚訝。很有可能是市場排至溝裡一些廢棄的肉類,變成它主要食物來源。


第二次在永和的雙和公園,發現台灣藍鵲銜著樹枝飛過,順著它的飛行方向尋去,果然在附近的黑板樹上看見它們正在築巢,隔一陣子再去觀察時已不見蹤跡,應該是已離巢而去了,但卻發現這棵黑板樹的樹幹遭人為惡意鑽孔毒樹,兩個月後該樹的樹葉已全數掉光,且不止一棵樹遭受此害,台灣藍鵲在樹上原本隱密的巢位裸露出來,又少了一處藍鵲可以棲息的環境。


第三次同樣在雙和公園周遭,一隻台灣藍鵲從欄杆上突然縱身躍下,嘴上銜著東西忽又衝起,迅速飛向瓦磘溝對岸。原來欄桿下方有幾節煮過的雞脖子和雞冠,有人為餵食,雖無法確定餵食對象是台灣藍鵲或是貓狗,但藍鵲確實受到吸引前來,而煮過的食物並不適合它們。

台灣藍鵲特徵:

體長約60公分,頭部至頸部、胸部皆為黑色,翅膀末端是白色,身體其他部分是大面積的亮麗寶藍色。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撰寫者
永和社區大學
創作者
林志宏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12/23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