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嶼,其名稱來源說法眾多,是一座位於澎湖群島西南方,是澎湖群島最西的島嶼,亦是臺灣地理疆界的最西端,島嶼西南邊山坡上的「花嶼燈塔」更是各國船隻的重要指引地標。陳培源(1995)指出花嶼火成岩的成分上以中性安山岩質和酸性流紋岩質兩岩相為主,並推斷花嶼原岩大約形成於9500至5500萬年間,相當於白堊紀後期。在陸域生物方面,洪國雄(1992)指出常見的野生植物有12科20種;而楊國楨、蕭志榮(2004)則調查出共有41科128種。另根據花嶼國小至1998年6月止的調查顯示,島上鳥類共有43科144種,在種類及密度上,可說是相當豐富。據島上長者口述,居民大都自金門遷徙而來,目前島上居民仍有三百餘人(2015),是典型的漁村聚落。石敢當、地基祖是島上常見的辟邪物。在廟宇的部分,以祭祀李府、魯府王爺的天湖宮為主,另有成為該地區居民特殊信仰的小土廟,成為島上特殊的人文景觀。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